決定教養的,不是金錢,不是學歷,而是……

作家笛安說過:

“教養這東西就像血管,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,長在你血肉之軀的最深處,密不可分。”

“教養這東西就像血管,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,長在你血肉之軀的最深處,密不可分。”

一個人有沒有教養,不關乎他的出身、金錢,甚至學歷。

有人腰纏萬貫,卻目中無人;

有人家世顯赫,卻拜高踩低;

有人博學多才,卻自私傲慢。

有人腰纏萬貫,卻目中無人;

有人家世顯赫,卻拜高踩低;

有人博學多才,卻自私傲慢。

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,一定有寬容他人的涵養,有感同身受的慈悲,有平等相待的尊重。

前段時間,一段知名博主怒斥外賣小哥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了。

一位女子不斷推搡一名外賣小哥,​​並且言語辱罵道:

“你們這種人……你是弱者是不是?”

“你們這種人……你是弱者是不是?”

說到激動時,還用腳踹了送餐員一腳,又照著他的臉部扇了一巴掌。

外賣小哥全程表現的非常克制,被打時也只是不停地躲閃,十分無奈地問女子:

“我們這種人咋了?送外賣的咋了?”

“我們這種人咋了?送外賣的咋了?”

女子語帶威脅地宣稱自己是做媒體的,言語之間盡是傲慢。

事情發酵後,視頻的前因後果漸漸浮出水面。

原來是幾天前,女子的同事駕駛車輛,與這位送餐員發生了剮蹭。

交警判定女子的同事全責,雙方已和解。

因為不服氣判定結果,幾天后,這名女子找到了外賣小哥。

一見面,就不停地辱罵和推搡他,還搶走他的手機阻止他報警。

作家龍應台說:

“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絕不是一個沒有脾氣的人,只是不會把脾氣發在一個比自己弱的人身上。

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度,就是你真實的教養。 ”

教養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柔。

一個有教養的人,懂得眾生平等,懂得體諒他人的不易,而不是以自己的成就和身份自居,將別人踩在腳底。

有的人雖然出身平凡,賺錢不多,但他的教養就是他最珍貴的財富。

前幾天,在江蘇,幾位環衛工大媽來派出所做綠化,戶外氣溫高達40度,午休時民警邀請她們進所裡休息。

大媽們擔心踩髒了地板,便將鞋子脫下,光腳進去了。

儘管民警們一再叮囑她們不用光腳,可她們還是偷偷將鞋子脫下,整齊地擺在門外,離開時又將休息室收拾的干乾淨淨。

英國哲學家洛克說過:

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,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。

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,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。

有教養的人,不一定富有,但一定善良;有教養的人,不一定高貴,但一定仁慈。

曾經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,陝西某大學的一位教授,因為環衛工的清潔車阻擋了他的路。

就對著一位女環衛工拳打腳踢,直到對方滿臉是血地倒在垃圾堆裡,還不忘叫囂:

“你掙多少錢,我掙多少錢,你擋著我掙錢!”

這位教授剛從國外回來,不僅是學校高薪聘請的博士,還剛剛投資了一個上千萬的項目。

單單看這些頭銜,他稱得上是一位優秀的人才。

但他貧瘠的教養、粗鄙的靈魂,是再耀眼的光環也無法掩蓋的。

英國藝術家波伊斯也說過:

“任何人,不論多麼博學,只要他的學問和他的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,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。”

“任何人,不論多麼博學,只要他的學問和他的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,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。”

教養不是有錢人的標配,它從來無關金錢和身份。

作家梁曉聲說一個人的教養應該包括:

根植於內心的修養,無需提醒的自覺,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,為別人著想的善良。

根植於內心的修養,無需提醒的自覺,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,為別人著想的善良。

在杭州工作的一對小夫妻租房一年後退房,臨走前他們專門請了家政人員,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

他們在杭州搬過6次家,每次離開前都會打掃乾淨。

考慮到房東自己打掃不方便,有的房東還在外地,後面還有新租客要進來。

所以退租前,就順手把房子打掃了。

房東老人說,完全沒想到,他們居然將一套整潔的房子還給我們。

就連鐘點工都稱讚,一般都是租客搬進去前請我們打掃,很少有退租時請我們的,我做了十年鐘點工也沒遇到幾個。

聽過一句話:

“教養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,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。

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,還有你的善良。 ”

“教養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,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。

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,還有你的善良。 ”

這對小夫妻或許不富裕,出身平凡,但他們的教養就是最好的名片。

有教養的人無論走到哪裡,都會受人尊敬、受人歡迎。

知乎網友說過一個故事:

他們單位中午會提供一頓自助午餐,吃完飯後,大家將剩菜剩飯倒進垃圾桶,再將餐具放到回收的箱子裡。

唯獨一位男同事每次都直接將飯菜連同餐具,甚至還有擦過嘴的紙巾,一起扔進箱子裡。

有一次她實在忍不住提醒道:

怎麼這麼懶,垃圾桶就在旁邊,你把剩飯剩菜倒進去再放餐具啊!

怎麼這麼懶,垃圾桶就在旁邊,你把剩飯剩菜倒進去再放餐具啊!

男生哈哈一笑:“我要是這麼勤快,那清潔阿姨就沒活干了!”

網友頓時,對這位男生的好感倍減。

這名部門老大親自面試招來的研究生,工作起來積極熱情,甚得領導喜歡,可他的行為莫名地令人不適。

三個月後,這名男生的試用期結束,意料之外的是,他被辭退了。

原來,其他的同事都將男生的行為看在眼裡,他中午吃飯時的樣子,將自己的教養暴露無遺。

大家在對他的評價表中,坦言雖然他的學歷不錯,但並不看好他。

《人性的弱點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

“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可救藥的,也是不會受到教育的。

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,無論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。 ”

“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可救藥的,也是不會受到教育的。

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,無論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。 ”

最近看到一條視頻,一位阿姨因為違規停放自行車被罰款20元,並且需要網上支付。

阿姨不會操作智能手機,警察便主動幫她支付。

在閒聊過程中,阿姨聊到自己的兒子剛結婚,家裡的條件不太好,只好從農村來城裡做洗碗工,賺取一點生活費。

交警聽完後有些心酸,提出要替阿姨墊付這20塊,但是阿姨拒絕了。

她說:“你賺錢也很辛苦,我自己再沒錢,也不能白讓你付,這個錢我必須得給你。”

雖然阿姨一直說自己沒文化,給交警添麻煩了,但是她的教養是她最好的人格魅力。

陳道明說過:

“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。

有的人很有文化,但是很沒教養,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,但仍然很有教養,很有分寸。

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。 ”

“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。

有的人很有文化,但是很沒教養,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,但仍然很有教養,很有分寸。

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。 ”

有教養的人,不一定是達官顯貴,不一定學富五車,不一定腰纏萬貫。

但一定有體諒他人的悲憫,有平等相待的尊重,有如沐春風的溫柔,和深入骨子裡的善良。

教養是對別人的尊重,對自己的約束。

有教養的人一言一行都讓人感到舒服,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。

作者:今出川幸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