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好的餘生:有家回,有人等,有飯吃

作者:三立書會

有家回,有人等,有飯吃。

人生在世,我們窮其一生,都在追求幸福。

但幸福是否真的像小狗的尾巴一樣,我們越是努力追求,卻越求而不得;

當我們不再刻意尋找的時候,它反而會跟在我們身後了呢?

也許,它想告訴我們的,並不僅僅是一種心態上的釋然和洒脫,更是在告訴我們,不要忽略掉身邊那些最平凡的擁有。

1、有家回:家是支撐,也是歸宿

9月27日,費玉清發布了一封親筆手寫的長信,宣布在2019年巡迴演唱會過後,將永久退出娛樂圈。

這顆歌壇「常青樹」,將告別46年的演藝生涯。消息一經發出便震驚了很多人。

費玉清在信中寫道:

當父母都去世,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,沒有了他們的關注和分享,絢麗的舞台讓我感到更孤獨,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,去到任何演出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……

費玉清是一個孝子,甚至曾經為了父母,放棄了愛情。

因為相戀女友是日本人,談婚論嫁之時,女友家人卻要求他入贅,去日本定居生活。

無法割捨親情的費玉清,不能接受與父母分別之苦,最後忍痛放棄了愛情,卻始終無法再愛上任何人,一直未婚。

在父親離世後,費玉清和母親更是形影相伴、寸步不離,甚至連商演都要帶著母親!

後來母親因病無法再奔波跟隨時,費玉清在每次演出結束後,都會第一時間趕回家裡。

當明星的光環褪去,他也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兒子,來享受有家回的簡單幸福。

可是,在母親也過世後,費玉清的那份家的歸屬感,也隨之消失了。

空蕩蕩的房子裡,再也沒有誰會惦記著他何時回家。

是啊,即使擁有再多的名利和財富,當他走下舞台的時候,終究還是需要有家的。

無家可歸的人,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,再也找不到支撐和歸屬。

當一個人經歷了世間的種種,看盡人世間的繁華時才會懂得,原來真正的幸福是如此的簡單,原來幸福一直就在身邊。

當我們推開家門,一聲「你回來了!」聽著那熟悉的聲音,心裡就特別溫暖踏實。

家,對於每個人來說,都是最深的依戀,和最大的支撐。

可是再大的房子,當沒有了親人和歡聲笑語時,也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家。

2、有人等:有人牽掛,就是幸福

在林語堂的記憶中,不管多晚,母親總是會留一盞燈,等待父親工作完回家。

而父親不管忙到多晚,回家時看到亮起的那盞燈,內心都會不自覺地變得溫柔起來。

母親的等候,也是忙碌一天的父親最幸福的時刻。

也許是有了家庭的溫暖和愛的支撐,林語堂印象中的父親,總是笑呵呵的。

雖然這個大家庭里有八個子女,但卻沒有雞飛狗跳,始終是其樂融融的。

很多人不明白,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為什麼這麼重,鄉愁為什麼這麼濃。

正如作家龍應台說: 「幸福是什麼?幸福就是,尋常的人兒依舊。

當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,在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生活中艱難的生存的時候,只要回到家,就會感受到滿滿的幸福。

因為我們知道,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,只需我們一個轉身,就能與親人和愛人的溫暖懷抱相擁。

有家人的等候,有愛人的擁抱,有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,這個世界,還有什麼困難可畏懼的呢?

世界再大,大不過有人等你回家。

世界再冷,等你回家的人,卻會一直溫暖著你的心。

最幸福最踏實的生活就是這樣,只要有愛,有她,有人等你回家。

當然啦,有溫暖的家,有愛人和親人的等候,還要配上熱氣騰騰的美食,這樣的幸福才更加完整。

3、有飯吃:人間煙火,愛在廚房

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,有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,覺得自己一直在努力,在成長,在進步。

而妻子卻一直還在原地,他感覺妻子和自己是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了。

為此,他苦惱了很久,還是決定和妻子離婚,當然,他能做到的就是,條件由妻子來提。

但妻子什麼都沒說,也什麼要求都沒提。

只是默默地給微醺的他, 再次煮了一碗西紅柿雞蛋面,然後輕輕擦拭掉眼角的淚水,當晚就拿著簡單的行李,乾淨利落地搬離了他們的家。

在這之後不久,男子在一天晚上應酬結束回家之時,發現那盞不管他從前多晚回家都亮著的燈,變得漆黑一片。

好不容易打開家門,也看不到那個時常在廚房忙碌的身影,他下意識地叫出妻子的名字,才發現,妻子幾天前就搬回娘家了。

而那個在他每次醉酒後,都能吃上一大碗的西紅柿雞蛋面,也沒有了。

只剩下醉醺醺的他,一個人捂著隱隱作痛的胃,靠著牆角,無力地攤坐在地板上,淚水也無聲地滑落下來。

那一刻,他才真正明白,什麼是家,什麼是愛,什麼是愛人。

第二天,一大早,他就迫不及待地去把妻子接回了家。

怪不得常聽人說:「你要看一個人家日子過得怎麼樣啊,只要看看這一家的廚房就好了,你要想知道一段婚姻好不好,看看廚房也就知道了」。

廚房冷冷清清的,日子也冷冷清清的;廚房熱熱鬧鬧的,日子也就熱氣騰騰。

這日子過好了,婚姻也就好了。

老人常說結婚過日子,一日三餐話生活,大概說的也就是煙火氣。

民間修房蓋屋,要請陰陽先生擇日子,只所以這樣,是害怕不巧砸壞了土地神的腦袋,今天講的這個故事,講就是土地神腦袋被人砸的事。

小道主持一座小土地廟的廟務,說是主持,其實廟裡也就他一個道士。

近來小道發現一件讓人納悶不已的事情,廟裡神龕前的長明燈,原來添一次油用七天,現在無緣無故只能用六天。當地民風淳樸,就是有個把小賊,也絕對不敢來廟裡偷油。

想不出原由, 小道決定暗地裡查個究竟。

夜晚到亥初時分, 小道打座已畢,卻沒如往常一樣回到宿處,而是偷偷藏在了掛長明燈的大柱後面。

剛到子時,柱子前突然多了一個光腦袋的老頭,只見老頭腦袋上疤痕累累,不停地用長明燈里的香油往頭上抹。

小道走出來一把抓住老頭子,口裡說道:「你是誰家的?怎敢用居士們的功德為自己療傷?」

那老頭也不掙扎,開口一句話就嚇住了 小道:「我就是你天天供奉的土地神呀!」

見到土地神現身, 小道驚訝的差點說不出話來,不由的鬆開了手。可見老頭滿腦袋是傷,又充滿了疑惑:「你是土地,是一個村的管理神,咋會落到這般田地?」

「李遜之家蓋房挖地基,一钁頭下來就把我的頭打成這樣!」土地回答。

小道知道李遜之家有良田百畝,騾馬幾十頭,是方圓五十里內赫赫有名的富戶。但因其品行不端,做下的欺男霸女惡事數不勝數,鄉親們對他恨的咬牙切齒,背地裡稱他「李孫子」。近日聽說李遜之蓋房子,請的是有名的陰陽先生,咋會擇錯日子呢?轉念一想,也許陰陽先生是有意為之,藉機消磨李遜之這個惡霸。

想到這裡, 小道問土地神:「李遜之家把你打傷的,你該找他的晦氣呀?」

土地神回答:「李遜之家祖上積德很盛,我現在奈何不了他!」

小道知道:李遜之的祖父曾於大旱之年開倉放糧救人無數,其父親齋僧濟貧人稱「李大善人」。

回頭再看廊柱上的楹聯「行善必昌,行善不昌,祖上積有餘殃,殃盡則昌;行惡必滅,行惡不滅,祖上積有餘德,德盡則滅」。說的一點都不錯,只是不知道李遜之什麼時候會糟蹋完祖上的陰德。

小道忍不住問:「那你什麼時候能夠奈何李遜之?」

「鯉魚上東樓之日。」土地神答道。

「鯉魚上東樓!」 小道驚訝不已,鯉魚啥時候才能上樓呀?

看到 小道一臉不解的神情,土地神卻再也不肯多說一句。 小道知道這是天機,也不再問,任由老頭用香油療傷,只是從此再沒有見過這個老頭。

彈指十年,李遜之的兒子大婚。請的十幾位廚師三天前就拉開了場子,各干其事。其中有專管炸魚的廚子一個不留神,被李家的老貓叼走一條大鯉魚,在眾人喊打聲中,老貓急不擇路,一躍一竄上了東面的樓房。下面眾人張慌之間,不提防打翻了油鍋,火驟然而起,眾人只有躲的功夫,沒有救的餘地,李遜之萬貫家產傾刻間化為烏有。

從此,李遜之家境一日不如一日,最後一貧如洗,竟餓死在了討飯路上。 小道聞訊,想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」真是毫釐不爽!

知乎上有一個問答:幸福是什麼?

有一位網友的回答卻獲得了最高的點贊: 最簡單的幸福就是:有家回,有人等,有飯吃。

這個答案看起來特別平凡,特別普通,但卻又特別溫暖,特別有幸福的滋味。

真正的幸福,其實就是這樣,它一點都不花哨。

不過就是忙碌一天過後,你有家可以回,家裡有人牽掛著你,回去後不管多晚,還能吃上熱呼呼的飯菜。

最好的餘生,莫過於一年四季,一日三餐,一家人,簡單幸福,不慌不忙。

文章來源:中華傳統國學